主题: 桂西北的春节习俗

  • 特立独行的黄金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4732
  • 回复:11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11 11:28:50
  • 来自:广西百色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平果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桂西北是少数民族壮族的聚集地,传说中壮族的祖先布洛陀,就发际与百色市田阳县敢壮山。桂西北,这片热土,孕育着多种丰富的壮家文化。
所谓“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”。不同的民族,各有自己的独特风俗,而右江河畔乡间的壮家的春节习俗别有一番风味。
春节,大体意义上是从 正月初一到十五,乡村民间又称过“正月”。 壮年 即壮族新年。时间比汉族早一个月。过去,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,家家户户杀猪宰羊,合家祭祖,联寨拜社,喜迎新年。过去还有以八月酉日为迎新岁节日。宋代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“藤州俗不知岁,唯用八月酉日(即十月前后)为腊,长幼相贺以为年。”壮族以八月收割稻谷为新年节庆,因有别于汉族春节而说成是“俗不知岁”。壮族过春节的节期受汉族春节的影响,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。宋代以前,壮族各地的节日是按农业生产的周期而定,自明代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农历节期。在乡村,农历腊月二十三一过,便有浓浓的年味。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庆迎春的气氛。
腊月二十三,家里的主妇(特别是新媳妇),要早早的起床,打扫灶台,和面做汤圆,然后把做好的汤圆供在各个方位的神台上,特别是灶神台上,待到香火燃去半截后,便叫家人起床共食汤圆。汤圆,意味着一家人和和气气,团团圆圆,而这些活必须由家里的主妇做,这也符合一般传统的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观念。腊月二十三,送灶王。汤圆就是为灶王做的早点,汤圆一般都要做得很大,显出大气,馅也很讲究,主要有糖、花生、葱等,糖,意义在于生活甜蜜,花生,代表家庭子孙多福,葱,谐音“聪”,这些大体与汉族的意义一致的。人们都祈求灶王能在玉帝面前说好话,也祈求来年有好运,一家人团团圆圆,和和气气,人才兴旺,子孙多幅。待到正午时分,家家户户都要宰鸡供奉灶王,传说是给灶王当坐骑。
腊月二十三过后,壮家人认为这几天都是好日子,大家都会修补房梁房顶,整修、建新的炉灶,安床等。壮家人信奉鬼神。装修动土,都要选择好时机,怕惊动各路神仙。
除旧迎新,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,需要把屋里屋外清扫一遍,需要的扫把也很讲究,必须是黄皮果、龙眼树、叶黄野草的枝叶,来扫屋顶。据老者说是为了清除旧气,祈福好运。用这些有香气的枝叶扫过的房屋,散发出一些淡淡的香味。而家里的全部家具呢?则要用热水浸泡,再加些柚子叶去味清洗。
腊月二十六七。大家都会忙着杀年猪,青壮年要准备烧些蕨草,准备草灰,以备除夕那天用。年尾关头,年货备齐。乡村的泉水边,溪水旁,随处可见妙龄少女清洗粽粑叶,腊月二十九,家家户户的少妇们开始包粽子,一些少女也会帮忙困线。这天包的粽子,一定要大,而且要大小均匀。据说是为了来年家禽长的肥而美。
年三十是壮家人一年中最繁忙而又生动的一天。在这一天,壮家男主人要起早(在乡村,重男轻女的现象仍然存在,男子在家中仍处在绝对的地位,这项重要的工作是必须由家中的男主人来做),并把家里的神龛、神位打扫干净,把香炉里边的草木灰及香杆倒在一起。用温水浸泡柚叶的水将香炉洗净,待到其自然干后,再将新烧的草木灰放进香炉,做完换神龛的各项工作后,要烧一柱香迎新年。把刚出炉的粽子及各种果品摆放于神龛及各个神位前,燃放鞭炮以示除旧完毕,各家持供品到村边的庙堂祭神,祈祷新年人畜平安,五谷丰登。少女们在这一天,负责清洗全家换洗的衣服,除旧迎新。响午十分,大家都忙碌这筹备年夜饭。入夜,各家都会在自家的神灶燃一大块木头,一家人围着火炉守岁,并把一些供品摆放在神台上,尤其是在灶王神位,以此迎接灶神归来。准时上香,不能让香火断灭,因为香火是要延续的,神龛也要保持照明。十二点整,各家各户迎新水,燃鞭炮过除夕。
大年初一的凌晨,各家各户的新媳妇或大姑娘,就挑起水桶,手持三炷香,唱着歌到河边或泉边,将香插在水边,再将用红纸包好的钱币,投入水中,作为“利市”,买新水。汲新水,又叫挑伶俐水,刘锡藩在《岭表记蛮.节令》载:“元旦,提翁汲新水,沿路唱‘牛羊鸡豖,六畜魂来’”。这天挑新水,就有这层含义。在这天,有很多忌讳。不能早上去串门,除非有特殊情况,只有一些“伯继”(壮语,即当一个新生婴儿出生后,除亲人外第一个见到他的人,大年初一这一天,这个婴儿的家人每年都要去拜访他,据说给婴儿续命)关系才能走动。忌说不吉利的话,忌动剪刀,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,吵嘴骂人。忌晾晒衣物,这天是阴间鬼魂出游晾晒衣物的日子,不能与鬼魂争地盘,特别是要给自己的祖宗留些晾晒衣服的空间,这是口耳相传的历史。不得扫地,怕破财,也不能把东西拿到干栏外,也不能借东西给别人,怕家财外流,禁止敲锣打鼓,怕惊动鬼神。不能杀生,不能说出耗子这一类动物,怕自家的庄稼及家具被老鼠糟蹋,不能吃粽子,怕开粽子引起田埂开裂漏水,晚上续香,不能断绝。r> 年初二,亲朋好友往来拜年,已出嫁的女儿,带着丈夫及孩子回娘家,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共叙别情。大致过完初五后,年味也渐渐淡了,乡民们也开始忙碌为春耕做准备,正所谓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。
年三十晚至十五,年间灶膛的火不能熄灭,火旺,象征着家旺,子孙延绵。
壮家乡村习俗,别有风味。百姓日用而不知,而这一习俗就是被乡村的老百姓传承下来,有些习俗并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,也没有宗教条规,乡村老百姓用实际行动传承。在那种无文字及教化的情况下,能够代代相传,那是一种民间信仰,这些信仰具有一股巨大的力量,使百姓能够接纳它,传承它。
传统社会习俗存活于乡村,在城镇里,你根本看不到那么纯正的壮家春节习俗,而这一信仰却被抨击,说是一种封建迷信的,亟待破除,相信科学,破除迷信。这一做法视为滑稽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,我们并不能以科学为由,去抹杀信仰。
年俗逐渐被人们丢弃,遗忘。乡村习俗是民间文化,而这种无形的文化习俗是否会有一天会消失呢?这些年俗因受汉文化的影响,有些习俗和汉族的春节习俗无异,这也体现了壮族文化,能够大方的接纳汉文化的渗透,且不抛弃本身特有的年俗,这是很难能可贵的。现在的春节,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日,而壮族的节日也随主流。
凡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,桂西北这块小山区的年俗,也有其存在的价值,透过年俗,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,汉文化在乡间壮族的渗透,两种文化的碰触与融合。这种文化,有种不可估量的力量,在乡村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,在乡村社会里,近乎是一种礼法,规范乡村社会的传统思想。
来自手机版
  
  • 大力出奇迹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11 11:55:03
  • 来自:广西百色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
(0)
(0)
  
  • 为了谁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11 12:20:07
  • 来自:广西百色
  1. 4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还有99天就到除夕了,就说还有99天到15年了
(0)
(0)
  
  • 护花者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12 10:17:58
  • 来自:广西
  1. 5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我们也过腊八节呀,腊八就近年了
(0)
(0)
  
  • 扯铃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19 16:00:20
  • 来自:广西梧州
  1. 6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现在不喜欢春节了,要发好多好多红包,小时候拿的红包现在都要还回去了
(0)
(0)
  • 弄潮儿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19 16:20:30
  • 来自:广西梧州
  1. 7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很快到春节了,还有90天了,在外的你做好春运的准备没有
(0)
(0)
  • 发表于:2014/11/20 6:58:41
  • 来自:广西
  1. 8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又接近春节了
  • 静候缘来
  • 发表于:2014/12/4 1:57:09
  • 来自:广西南宁
  1. 9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楼主研究得很深哦!   还是第一次了解这么清楚得
(0)
(0)
  • 一切?都与我无关
  • 发表于:2014/12/14 0:33:51
  • 来自:广西百色
  1. 10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好详细!!!
(0)
(0)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